趴窝母牛综合征的症状及防治方法
“趴窝母牛”综合征又称“爬卧母牛”综合征,也称母牛睡倒站不起来综合征,是母牛产后发生的一种类似于生产瘫痪、但按生产瘫痪治疗又不能痊愈的一种临床综合征,也常发生于低钙血性生产瘫痪之后.其临床特点是母牛在排除心血管、严重的产科及外科疾病前提下,按照生产瘫痪治疗后仍然爬卧不起。
患牛死后剖检可见后肢肌肉群损伤和变性,坐骨神经及腓神经出血、损伤有水肿,心脏扩大、呈灶性心肌炎,肝脏脂肪性变性和浸润,肾上腺肿大;
临床中多见于5-8胎的老牛,特点是长期卧地,甚至在连续两次作用钙剂之后仍不能站起。
病因:一般认为该病是生产瘫痪的一种并发症。在分娩及其直后由于腿部肌肉的损伤,生产瘫痪发生的早期倒地,母牛在治疗生产瘫痪后仍不能很快站立起来。也可能是因为生产瘫痪延误治疗,引起后肢及前肢肌肉局部缺血。
症状:典型的病例为在生产瘫痪治疗后病牛仍不能努力站起或不能站起,有些生产瘫痪病牛治疗后24小时才能站起,但一些在治疗后24小时和经两次治疗仍不能站起的牛应归于本病。有的病牛食欲减退,但有的食欲很好。体温正常,心率可能正常,或增加至每分钟80—100次,一些牛心率过速或心律不齐,尤其是在刚刚静脉输钙剂之后,少数还可能突然死亡,呼吸一般不受影响,大小便也正常,常见蛋白尿,明显的蛋白尿表明肌肉有广泛性损伤。
非典型的一些病例表现不一致,如有的病牛不挣扎着站起,多数牛频频试着站起,但后肢不能完全伸直,有些频频试着站起的牛后肢部分屈曲并沿地面向前“爬行”,一些母牛可借助于人工帮助能够站立,有些人工帮助站起后前肢或后肢不能负重,好像非常疼痛,它们不愿或不能负重。在分娩中或后或生产瘫痪发生后曾发生外伤,引起髋关节移位,及其周围组织损伤的,可能出现两侧或一侧后肢在躯体侧向前伸。较长时间躺卧可能发生大肠杆菌性乳房炎,而在体躯突出部位的褥创或褥创后的感染较常见。病程长短不一,如护理较好,经几天后可能站起,如躺卧时间过长(超过1周),多数预后不良。
诊断:
对发生生产瘫痪的母牛,用钙盐治疗(有的经两次),经24小时后仍不能站起,应排除其他原因,如创伤性心包炎、重度的骨关节损伤、疝痛、休克、酮病等造成的躺卧不起,经反复仔细检查,可以作出判断。
治疗:
典型的母牛爬卧综合症,药物治疗几乎是徒劳的,但经口投或输液很必要。治疗最重要的方法是为病牛提供良好的护理,避免在光滑硬实的地下躺卧,给厚的干净的软垫草,铺在牛体下,每天翻身几次,以减轻长时间躺卧引起的局部缺血坏死和下身的痛觉消失,可以耐心地作腿部和后躯肌肉的按摩,促进血液循环。
防治:
及早发现和治疗生产瘫痪,最好在生产瘫痪症状出现的早期治疗,一旦病畜卧地应马上治疗,如因其它原因不能及早治疗,应给病牛提供大量垫草或将牛移到松软的地面,对发生生产瘫痪的母牛至少要在圈内停留48小时。
|